10月22日下午,江苏省镇江市副市长、民盟镇江市委会主委武鸣率队赴江苏周艺之家,实地调研民盟基层组织社会服务创新实践,核心聚焦“公益+党派”协同模式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方面的落地成效,为基层民盟组织履职赋能民生探索新路径。

调研现场,武鸣一行在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蒋周健的陪同下,深入考察了民盟两大核心阵地——江苏省社科普及基地“周艺之家”与京口民盟界别委员工作室。从功能分区的实用性到日常运营的规范性,再到盟员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武鸣对阵地建设的扎实度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一阵地精准对接了基层盟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不仅为盟员搭建了履职平台,更让民主党派服务社会有了‘实体支点’。”
座谈会上,民盟镇江市京口委员会主委、京口区统计局局长王玉萍,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民盟支部主委王琮琪等与会人员分别作了工作汇报。

此次调研中,“公益+党派”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关注焦点。据介绍,该模式由民盟镇江市京口委员会与民盟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支部联合打造,通过“优势互补”破解服务瓶颈——既整合民主党派的组织网络、资源统筹优势,又激活公益组织的专业服务、一线实践优势,形成“1+1>2”的民生服务合力。目前,依托这一模式已成功培育出一批精准化志愿服务项目,如“阳光助学 心灵护航”“黄丝带·同心帮教”“数字化音乐教室”以及“AI技能培训”等,切实为民众解难题、办实事,有效回应了多项民生关切。
作为民主党派与公益组织深度融合的实践样本,周艺公益在民盟镇江市委会的指导下和京口区委统战部的关心下,历经十年探索,逐步建立起以“党派引领方向、专业整合资源、服务精准对接”为核心的长效机制,累计服务群众超过10万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突破万小时。

武鸣表示,这一实践不仅生动诠释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更将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落到了实处。未来,民盟镇江市委会将进一步推广“公益+党派”模式经验,让镇江民盟社会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构建和谐社会持续贡献民盟力量。

镇江市京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静,民盟镇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胥云飞,民盟市委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京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黎明等相关负责人及志愿者代表参与调研。
(民盟支部)

扫一扫观看视频